近几年黄金买卖一直火爆,高金价下引发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不同的交易渠道存在着不同的风险。近日,市质检院珠宝检测室就遇到消费者受骗的情况:
1.缺斤少两。黄金在民间交易主要以金块的形式(俗称“颗头金”)流通,如图:

这种金块重大约在37.5克左右,成色因原料不同而各有差异。多年来,我们检测的这种金块的重量一般都在37克以上,而近日,碰到一块只有35.5克重的金块,而从表面看根本看不出来,手拈份量差异也不明显,这种情况应引起消费者的注意,黄金私下交易时,应当每件称重,而不是想当然。
2.以假乱真。回收旧黄金时,可能碰到以假乱真的饰品。近几年,在黄金加工店、典当行、金饰品维修部门曾碰到的假饰品,如图,

这类饰品均有国内大品牌的印记,标有“千足金”字样,而检测结果是金、铱合金,铱比金便宜多了,且比较硬,所以这种首饰摸起来比较粗糙,用沙纸搓,可能会露出白色。
上述两种情况,敬请消费者留意,以防上当!(市质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