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政务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质监文化 > 健康教育

绍兴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宣传内容

日期:2016-07-22 浏览次数: 字号:[ ]

 绍兴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宣传内容

 

  创卫宣传内容按大型公益广告、宣传牌、汽车(候车亭)、建筑工地围墙、网络宣传(手机报)归分五大类,具体如下:

  1、大型公益广告

  (1)国家卫生城市 绍兴欢迎你

  (2)巩固国家卫生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家园

  (3)人人参与爱国卫生活动,营造清洁美好的城乡环境

  (4)健康与卫生同在,文明与卫生同行

  2、宣传牌:

  (1)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共享美好生活家园

  (2)清洁城乡,美化家园,维护国家卫生城市荣誉

  (3)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4)遏制结核,共享健康

  (5)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6)“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 或 “无烟青春,你我共享” 或 “性别与烟草——抵制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近三年无烟日主题)

  (7)全员动员,消灭四害,为民造福

  (8)健康“一二一”:日行一万步 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

  (9)开展病媒生物防制,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10)健康与卫生同在,文明与卫生同行

  3、汽车和候车亭宣传

  (1)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共享美好生活家园

  (2)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3)遏制结核,共享健康

  (4)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5)“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 或 “无烟青春,你我共享” 或 “性别与烟草——抵制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近三年无烟日主题)

  (6)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参与

  3、建筑工地围墙宣传内容:

  (1)创卫标语12条:

  1、我卫生,我健康
  2、美丽家园,健康生活
  3、清洁城乡,美化家园,维护国家卫生城市荣誉
  4、净化城乡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5、清洁城乡环境,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
  6、让空气更清新、城市更洁净、家园更美好
  7、健康与卫生同在,文明与卫生同行
  8、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
  9、讲究卫生,人人有责,消灭蚊蝇,预防疾病
  10、人人动手,清洁环境,消灭四害,呵护健康
  11、全民积极行动起来,营造清洁美好的城乡环境
  1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2)健康素养66条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

  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4. 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5. 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6. 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7.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8. 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9. 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10. 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

  11.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12. 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13. 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14. 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15. 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6. 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17. 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8. 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9. 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

  20. 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21. 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22. 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23.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24. 妥善存放农药和药品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25. 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

  26. 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27. 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28. 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29.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30. 少饮酒,不酗酒。

  31. 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

  32. 拒绝毒品。

  33. 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34. 讲究饮水卫生,注意饮水安全。

  35. 经常开窗通风。

  36. 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37. 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38. 膳食要清淡少盐。

  39. 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40. 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41. 不滥用抗生素。

  42. 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43. 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44. 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45. 妇女怀孕后及时去医院体检,孕期体检至少5次,住院分娩。

  46. 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

  47. 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48. 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49. 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50.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51. 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52. 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53. 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

  54. 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

  55. 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

  56. 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57. 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58. 安全存放农药,依照说明书使用农药。

  59. 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60. 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64. 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65. 抢救触电者时,不直接接触触电者身体,会首先切断电源。

  66. 发生火灾时,会隔离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会拨打火警电话119。

  5、网络宣传(手机报内容):

  1.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载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的这个定义,提示人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它还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2. 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每个人都有获取自身健康的权利,也有不损害和(或)维护自身及他人健康的责任。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采取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预防为主越早越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人生投资。    提高每个公民健康水平,需要国家和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

    3.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

  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合理膳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适宜运动指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运动应适度量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健康人可以根据运动时的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一般应达到每分钟150~170(次)减去年龄为宜,每周至少运动3次。    戒烟的人,不论吸烟多久,都应该戒烟。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对身体都有好处,都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过量饮酒,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心理平衡,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良好状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将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个体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

    4. 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任何生命活动都有其内在节律性。生活有规律,对健康十分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则。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睡眠都要按作息规律进行。一般成人每天要保证7~8小时睡眠,睡眠时间不足不利于健康。

    5. 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烟草烟雾含有4000余种化学物质,包括几十种致癌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吸烟损害体内几乎所有器官,可引发癌症、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白内障、性功能勃起障碍、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提高6~13倍,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提高2倍,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提高12~13倍。烟草烟雾不仅损害吸烟者的健康,也威胁着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的非吸烟者;被动吸烟导致患肺癌的风险升高约20﹪,患冠心病的风险升高约30﹪。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12﹪。吸烟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6. 发生火灾时,会隔离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会拨打火警电话119。

  突遇火灾时,如果无力灭火,应当不顾及财产,迅速逃生。由于火灾会引发有毒烟雾产生,所以在逃生时,应当用潮湿的毛巾或者衣襟等捂住口鼻,用尽可能低的姿势,有秩序地撤离灾害现场。

  到陌生场所应先熟悉安全通道。发现火灾,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